目前經濟的快速發展,土地、森林過度開發,會使動、植物自然棲息地遭受到破壞,威脅野生動、植物和昆蟲的生存, 會導致生物多樣化消失。
生物多樣化消失帶來的危害:
? 影響未來的食物來源和工農業資源。
? 土壤肥力以及水質遭到破壞。
? 影響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。
自然保育的重要性:
物種多樣性由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組成,每個生態系統由環境,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和組成。一切種類的植物、動物和微生物在地球上的能量轉換和物質循環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,它們在維持生態系統平衡中貢獻著自己不可或缺的力量。我國是物種多樣化最為豐富的12個國家之一,其中,高等植物34984種,居世界第三;脊椎動物6445種,占世界13.7%;真菌約1萬種,占世界14%。但與此同時,我國的物種多樣化受威脅程度不容忽視。
根據最新出版的中國物種紅皮書,中國符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確定的瀕危等級物種比例分別為:無脊椎動物34.74%,脊椎動物35.92%,裸子植物69.91%,被子植物86.63%,大大超過了早期估計的2%-30%的比例。目前我國很多生態系統正處于不斷退化過程中,功能也在不斷喪失;很多種群在數量上急劇下降,物種處于瀕危狀態,其中一些已經低于最小存活種群數量。
生物多樣化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,我們的衣、食、住、行及物質文化生活的許多方面都與生物多樣性的維持密切相關,因此,保護物種多樣性就是保護我們自已,生物多樣化遭到破壞,必然會對人類、社會、大自然產生極大的影響與危險。
保護物種多樣化的意義:
1.各種各樣的物種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、纖維和能量,它們還為人類提供了種類齊全的藥材、充足的工業原料。
2.多樣化的生物也是旅游和娛樂的重要資源。
3.生物多樣性是這個世界的空氣凈化器,樹和其他綠色植物吸入二氧化碳,還原成純凈的氧氣。
4.生物多樣性為人類凈化水源,森林、土壤和細菌、小溪與云彩一起運作,對水質進行凈化。
5.生物多樣性為人類調節氣候和抵御災難,森林在緩解氣候變化,防治洪水災害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。